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理论的中医药干预乙型肝炎
肝硬化
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在对中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代偿期乙肝
肝硬化
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探索基于中医“肝藏血主疏泄”肝脏象理论的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案,观测、分析并比较基于不同组方原则的中药复方的干预效果及其差异性,为从西医肝实体病变角度阐释“肝藏血主疏泄”肝脏象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618)| 被引次数(3)
肝硬化
基础上肝癌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肝癌与
肝硬化
微小RNA差异表达研究
目的:1)初探新疆地区
肝硬化
病因特点及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危险因素,以及
肝硬化
患者血液生化学特征;2)筛选乙肝
肝硬化
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与
肝硬化
组织微小RNA (microRNA, miRNAs, miRNA)差异表达谱;3)检测差异表达最明显的miRNA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患者肝...
新疆医科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545)| 被引次数(4)
上下游反馈整合比较PTHLH在非肿瘤肝炎及
肝硬化
组织和肝癌的分子网络及分析
本文从GEO数据库GSE10140-10141的225个肝癌组织高显著性表达分子中分别筛选出甲状旁腺激素(PTHLH)的四个单分子网络即低表达感染HBV或HCV的非肿瘤肝炎及
肝硬化
组织激活与抑制网络,高表达肝癌组织的激活与抑制网络。建立四个分子网络的GO数据库,分别从整体上比较非肿瘤肝炎及
肝硬化
组织与肝癌各激活组和抑制...
北京邮电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80)| 被引次数(0)
肝炎
肝硬化
“肝藏血”功能异常表现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肝炎
肝硬化
是由于肝炎病毒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的终末阶段,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破坏正常肝小叶的结构,代之以再生结节和假小叶,使肝脏正常血液供应被破坏,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及肝功能障碍等。根据中医理论,肝炎
肝硬化
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存在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的异常,其中“肝藏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瘀、...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1176)| 被引次数(6)
多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与乙肝
肝硬化
风险的分子预测
背景与目的:乙肝
肝硬化
一般不可逆转,应重在预防。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只有少数发展为
肝硬化
,多数可长期处于无症状HBsAg携带状态,因此从中筛选出
肝硬化
高危个体并实施个体化预防措施,才是经济而有效的乙肝
肝硬化
预防策略。基于临床危险因素难以定量预测慢性HBV感染者
肝硬化
发生风险。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南昌大学 博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536)| 被引次数(3)
肝硬化
中医证候及临床用药相关文献之计量学探讨
【研究背景】
肝硬化
患者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2~18∶1。可能与男性自身免疫功能、生活方式和饮食卫生、接触人员广泛等因素有关。职业分布以工人最多,占43.3%,其次为农民占20.1%。说明
肝硬化
与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强弱、文化水平的高低有一定关系,发病高峰以41~6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1157)| 被引次数(7)
肝硬化
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分析
背景与目的:
肝硬化
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结局,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住院治疗的
肝硬化
患者一般为
肝硬化
进展到失代偿期,预后不良。探索住院治疗的
肝硬化
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治疗临床实践,是目前临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大样本住院
肝硬化
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和预后分析,以期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提供依据。同时...
南昌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63)| 被引次数()
肝硬化
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及血清蛋白组学研究
目的:分析
肝硬化
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PVT患者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218例
肝硬化
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中有109例为
肝硬化
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109例为
肝硬化
无门静脉血栓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新疆医科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85)| 被引次数()
代谢因素在住院
肝硬化
患者相关临床问题的回顾性研究
研究背景
肝硬化
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然而,随着1992年我国乙肝基础免疫计划实施以来,1-59岁的人群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率从9.8%降到7.2%,其中5岁以下儿童的HBs Ag阳性率仅有1%,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正在得到有效控制,也预示着未来在我国乙肝在
肝硬化
病因中的地位将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生活...
第三军医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282)| 被引次数(2)
红花提取物对大鼠
肝硬化
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背景:
肝硬化
(hepatic sclerosis)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病因复杂且具有长期反复的特征,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伤。在病理组织学上可见:肝组织细胞出现大量的坏死、肝细胞出现结节性再生、肝脏内出现增生和纤维性结节、肝小叶结构出现明显破坏并出现假小叶的形成、肝脏逐渐变硬最后发展为
肝硬化
丧失正常的肝组织功能。...
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341)| 被引次数(4)
钱英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和血法治疗乙肝
肝硬化
代偿期的理论和临床研究
钱英教授,男,1937年出生,天津市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钱英教授具有50余年临床经验,以中医肝病诊疗最为擅长,兼治肾病及杂病。50余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历,使钱英教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中西医理论功底,尤其在中医药治疗肝病方面造...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765)| 被引次数(8)
加味胃苓汤治疗
肝硬化
腹水的应用基础研究
目的:
肝硬化
腹水是临床上常见病及难治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积聚”、“胁痛”、“臌胀”等范畴,临床上现代医学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疗效一般。加味胃苓汤是门九章教授多年来根据肝病特点及临床实践自拟的治疗
肝硬化
腹水的有效经验方。本课题即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加味胃苓汤的疗效,为其治疗
肝硬化
腹水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湖北中医药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277)| 被引次数(1)
多指标联合无创诊断代偿性乙肝
肝硬化
临床研究
1.研究背景: 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肝脏病变,最终可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肝病:失代偿性肝病和肝细胞癌。代偿性
肝硬化
与失代偿性
肝硬化
预后有明显差别,前者5年病死率近20%,10年累积生存率70%,而失代偿性
肝硬化
5年生存率仅约半数,有报道甚至只有35...
南方医科大学 博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876)| 被引次数(1)
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乙型肝炎
肝硬化
证候及病机研究
HBV慢性感染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肝硬化
是其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近年来提高乙型肝炎
肝硬化
的诊疗水平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显示出了较广阔的前景。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987)| 被引次数(8)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在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一氧化氮(NO)与一氧化碳(CO)是两种重要的气体信使分子,体内分别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血红素合酶(HO)催化生成,可能参与
肝硬化
门脉高压及高动力循环的形成过程。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检测NOS-NO系统和HO-CO系统在大鼠
肝硬化
模型的
肝硬化
不同阶段...
复旦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315)| 被引次数(0)
共找到相关记录463809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组织
早期肝硬化
老年肝硬化
肝硬化大鼠
酒精性肝硬化
肝硬化防治
重度肝硬化
肝硬化模型
乙肝肝硬化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463809)
>> 学术期刊 (346277)
>> 博士论文 (11297)
>> 硕士论文 (48286)
>> 会议论文 (13528)
>> 报纸全文 (10487)
>> 科技成果 (3002)
>> 中国专利 (30932)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消化系统疾病
>> 肿瘤学
>> 中医学
>> 临床医学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药学
>> 外科学
>> 药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有机化工
>> 化学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轻工业手工业
>> 生物学
>> 基础医学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畜牧与动物医学
>> 急救医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