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益气补肾消癥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背景: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主要是免疫炎症损伤介导,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大多数隐匿起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种多样,病情迁延,难以治愈,并呈缓慢进展,最终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而CKD的知晓率仅为患病人群的12.5%。慢性肾炎占终末期肾脏病的64.1%,故对本病的治疗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308)| 被引次数(2)
中药防治原发性痛经机制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是育龄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治原发性痛经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原发性痛经病理机制为主线,将近10年来中药防治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方面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痛经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
《中医药信息》 2019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324)| 被引次数()
余青
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余青
萍主任医师是武汉市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 ,行医 5 0余载 ,广收博采 ,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在进修期间跟随侍诊 ,深受启迪。现将余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称CRF)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 补肾不如健脾 排毒不如防毒余老认为 ,CRF是一种由多种因
《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65)| 被引次数(6)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微观指标的研究概况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微观指标的研究概况谢胜,吴国庆导师:皮持衡(江西中医学院肾病研究室南昌330006)关键词在性肾功能衰竭;辩证;微观指标近年来,中医界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行了微观辨证的研究,揭示了辨证与客观指标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为促进中医...
《江西中医药》 1996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134)| 被引次数(7)
皮肤镜在雄激素性脱发中医皮损辨证的应用探究
目的:对比雄激素性脱发的肝肾不足证患者与血热证患者皮损的皮肤镜图像特征的差异性,探究雄激素性脱发的“肝肾不足”与“血热风燥”两证型之间的演化规律。方法:选取30例确诊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分为肝肾不足与血热型两组,每组各15例;同时以皮肤镜偏振光模式提取图像,每组45张,以毛周征、血管征、黄点征、蜂窝征为指标,观察两种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359)| 被引次数(2)
肥胖型少弱精子症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调体防治
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面对的主要问题,其中肥胖是诱发少弱精子症的重要病因。研究发现,肥胖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提高,而氧化应激过程中活性氧簇过量则会影响精子数量、质量、活动度等,因而氧化应激是肥胖型少弱精子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是肥胖的易发生体质,研究发现该两种体质未病状态下即存在,因而推断通过调理肥胖...
《中医学报》 2018年 第12期
下载次数(136)| 被引次数(2)
原发性痛经的现代医学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较高且主要集中于年轻女性中,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质量。先打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子宫因素、前列腺素、缩宫素、雌孕激素、体质因素等,治疗方法多以药物治疗配合适量运动及穴位按摩等;同时加强女性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对预防痛经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07期
下载次数(789)| 被引次数(1)
郑心柴胡舒肝散治疗中青年斑秃
郑心教授认为免疫功能紊乱、情志失调、血管舒缩异常及遗传因素等,导致阴阳失调,脏腑亏虚或血瘀阻络,致使肝失濡养,是发生斑秃的主要原因;提出 辨别虚实,灵活用药 的独到见解,投以柴胡疏肝散,重在理气开郁为主,根据兼症血瘀、火郁、湿滞、痰结分别论治,随证化裁,适当辅以西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 第05期
下载次数(134)| 被引次数(3)
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机理及效果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作为一种难于完全治愈的慢性疾病,长期服药副作用大,费用较高。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在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有较明显的优势,其副作用小、见效快、费用低,容易被患者接受并且长期治疗依从性好。作者通过对针刺、艾灸、针刀、刺络放血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机理和临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350)| 被引次数(8)
养阴合剂防治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治疗副作用的适时性探讨
目的探讨养阴合剂在不同时间段给药对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副作用的防治。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予以标准激素治疗法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I、治疗组II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在第1天,第4周时予以中药养阴合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的临床症状、体征、肝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
《湖北中医杂志》 2015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72)| 被引次数(3)
中医外治法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概要
中医外治法是相对内服药物治疗而言的一种治病方法,诸如针灸、推拿、外伤手术以及应用中草药熏、蒸、熨、敷、贴、洗等均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肾脏疾病的中医外治法,作为临床上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部分
《湖北中医杂志》 2012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235)| 被引次数(4)
苗药芭蕉根的研究进展
芭蕉根为苗族习用药材,资源丰富,但从目前的研究报道来看,对其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本文对芭蕉根的本草学考证、植物形态、鉴别、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合介绍,为以后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 第07期
下载次数(260)| 被引次数(3)
龙争凤舞会海上 岐黄绝技有来人——2010’华佗杯全国大学生针灸技能操作大赛侧记
2010年11月19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全国首届大学生针灸技能操作大赛在这里拉开了帷幕。此次大赛的主题是“继承与创新———加强实践教学,促进人才培养”。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高教处处长周杰、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
《中国针灸》 2011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74)| 被引次数(2)
穴位注射治疗肾病血尿39例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
采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肾病血尿39例,基本痊愈16例、好转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4%。动物实验表明,中药穴位注射具有抗氧自由基、降低血粘度及改善肾组织损伤作用。本治法未见明显副作用,是临床治疗肾病血尿有效方法之一。
《中国针灸》 1996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93)| 被引次数(14)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研究概况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严重综合症候群,对其治疗颇为棘手,肾移植术和血液透析虽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条件要求高,尚难普及。目前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近年来,现代科学手段的应用,使得慢性肾衰的中医药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就其现状作一综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62)| 被引次数(0)
共找到相关记录148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148)
>> 学术期刊 (82)
>> 博士论文 (3)
>> 硕士论文 (50)
>> 会议论文 (12)
>> 报纸全文 (0)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1)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旅游
>> 建筑科学与工程
>> 互联网技术
>> 中国文学
>> 轻工业手工业
>> 文化
>>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 农作物
>> 金属学及金属工艺
>> 地质学
>> 企业经济
>> 电力工业
>> 高等教育
>> 中医学
>>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 公路与水路运输
>>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农业经济
>> 中等教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