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栓皮栎群体cpSSR遗传分析
栓皮栎为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树种及重要的用材和多用途树种。本研究采用cp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我国4个省24个天然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栓皮栎遗传资源的保护策略。主要结果如下: 用27对cpSSR引物对所有24个群体的120个样品进行了检测,有25...
南京林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317)| 被引次数(14)
基于叶绿体DNAtrnL-FB序列研究天然红松的分子
系统地理学
本研究以分布在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天然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25个种群共125个个体为材料,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了叶绿体DNA(cpDNA)trnL-FB非编码区序列,并根据此数据进行分子
系统地理学
研究,以探讨我国东北地区天然红松系统发育地理模式,初步推测第四纪冰期来临...
辽宁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206)| 被引次数(4)
马褂木遗传多样性及
系统地理学
研究
马褂木(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第三纪孑遗树种,也是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对古植物学、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马褂木也是优良的用材、绿化和园林观赏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以马褂木全分...
南京林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828)| 被引次数(12)
东亚森林种群遗传结构及迁移扩散模式
东亚是温带植物种丰度的热点地区,它与北美东部具有相似的气候和植物组成,但是物种丰度是北美东部的2倍。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反复的气候变动形成了当今北半球温带物种的分布格局与遗传结构,反复的气候波动导致海平面的反复升降,为东亚地区物种扩张提供了路线,导致种群不断的分开和连接,从而促进了进化的发生和异域物种的形成。介绍了森林树...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 第15期
下载次数(73)| 被引次数(1)
鹅掌楸属群体遗传结构及分子
系统地理学
研究
作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木兰科植物对研究有花植物的起源、分布和系统发育有重要价值。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属(Liriodendron)为第三纪孑遗树种,现仅存两个种,即鹅掌楸(L. chinense Sarg.)和北美鹅掌楸(L. tulipifera Linn.)。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是典型的东亚...
南京林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266)| 被引次数(14)
柽柳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柽柳具有很高的抗盐碱能力和耐水湿能力,是沿海滩涂最适宜发展的树种之一。本研究以柽柳主要分布区形成一定规模的9个天然群体及1个当地起源的群体为材料,从扦插生长特性到核基因组及叶绿体基因组水平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遗传变异研究,以期为柽柳遗传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策略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柽柳扦插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将是今...
南京林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417)| 被引次数(15)
栓皮栎群体苗期变异与cpDNA地理分化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我国暖温带及亚热带中山和低山丘陵区落叶阔叶林中最有代表性的树种之一。本研究对来源于栓皮栎主要分布区不同种源的种苗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cpDNA进行PCR-RFLP和SSR分析,对不同种源的群体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种子及播种苗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栓皮...
南京林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147)| 被引次数(2)
色木槭天然种群遗传结构及
系统地理学
分析
色木槭是东北红松阔叶林具有标志意义的伴生树种之一,是具有优良木质材料和非木质材料等多种用途的优良资源树种,同时也是东北地区分布的槭树属树种中应用价值最大、最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树种。随着东北林区不断受到严重威胁,一些重要树种的用材林几乎已不可得,色木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这一客观现实。因此,其天然林保护与培育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483)| 被引次数(4)
原产地臭椿的分子
系统地理学
和入侵地臭椿的来源研究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隶属于苦木科(Simaroubaceae)臭椿属(Ailanthus),是原产于中国的木本植物。臭椿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南自广东、广西、云南,北至辽宁南部,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臭椿生长快速,25年能达到15米高,且寿命较短。臭椿的对生存环境的忍耐力和适应力非常强...
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97)| 被引次数(0)
毛竹的遗传结构及群体演化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ière) J. Houz.),为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植物,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重要经济和生态竹种。为了有效评估、利用和保护毛竹遗传资源,本研究利用20对微卫星荧光标记(SSR)对中国...
南京林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943)| 被引次数(13)
栓皮栎cpDNA
系统地理学
初步研究
栓皮栎为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树种及重要的用材和多用途树种。本研究通过采用cpSSR分子标记及PCR-RFLP技术对来源于我国9个省37个天然群体的cpDNA分析,初步对栓皮栎进行了
系统地理学
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 2008-11-01
下载次数(32)| 被引次数(0)
秦岭冷杉和巴山冷杉的种群遗传结构及谱系
地理学
的比较研究
第四纪冰期是现今物种分布、分化以及新物种的形成的重要的气候因素,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反复使得物种不停处于迁移与定居的过程中,当冰期来临的时候,一方面它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由北向南的迁移;另一方面它又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迁移。当冰期过后地球气候转向间冰期时期,温度上升、气候回暖,它们又重新回到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由于“...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303)| 被引次数(6)
泡桐属植物的
系统
发育研究
泡桐(Paulownia Sieb.et Zucc)为玄参科唯一落叶乔木,其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覆盖我国各个地区,是一种重要的优质速生树材经济林木。由于泡桐多为异花授粉,均可通过种间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而且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形成和保留过渡类型,经过漫长的种间杂交和反复回交与自然选择,各个种的基因与基因组合,渗入杂交,使得...
河南农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32)| 被引次数(3)
红松线粒体DNA coxⅢ遗传多样性及
系统地理学
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我国东北部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25个红松种群共125个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红松线粒体DNA coxIII片段的遗传多样性及红松种群的亲缘关系。研究选用coxIII引物片段为5’CAGTACCATGCAGCTGCTTC3’, 5’GGTAGATCCAAGTCCATGGC3’。经过模板DNA提取、...
辽宁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124)| 被引次数(2)
共找到相关记录14条
1
相关搜索:
分子系统地理学
细胞地理学
地理学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14)
>> 学术期刊 (1)
>> 博士论文 (6)
>> 硕士论文 (6)
>> 会议论文 (1)
>> 报纸全文 (0)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生物学
>> 水产和渔业
>> 林业
>>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 植物保护
>> 园艺
>> 地理
>> 农作物
>> 农业基础科学
>> 妇产科学
>> 中等教育
>> 畜牧与动物医学
>> 肿瘤学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基础医学
>> 经济体制改革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科学研究管理
>> 地质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