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东北沦陷时期文丛派与艺文志派比较研究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的14年间,中国东北地区沦为殖民地,新文学在异族殖民文化统治中艰难发展。本文选取东北沦陷时期最重要的两个新文学社团——文丛刊行会和艺文志事务会,从文学社团研究角度考察东北沦陷时期新文学的发展。这两个社团的文学活动构成了东北沦陷区新文学发展的重镇,基本代表了沦陷时期东北新...
东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745)| 被引次数(7)
新文学
序跋研究
序与跋(简称序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类,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写作传统。至20世纪,无论序跋的数量、质量、种类,还是序跋作者等诸方面,都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此中尤以
新文学作家
的序跋最为灿烂耀眼。新文学序跋的大量存在,使得它有成为单独的研究对象之必要。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序跋的历史渊源出发,确立新文学序...
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863)| 被引次数(9)
新文学
传统与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教育
本论文重点考察新文学传统在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中的承传。这一时期的台湾处于戒严状态,白色恐怖弥漫全岛;官方出于防御心理机制,将1949年前的大多数新文学作品特别是左翼文学界定为“禁忌”。一般较难从具体作品的传播来考察新文学传统在台湾的接受情况,但文学教育的运作过程中,新文学传统仍然潜在地发挥着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教育与...
南京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393)| 被引次数(0)
自由主义思潮与
新文学
现代性品格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五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这个大变局造就了中国现代一个有声有色的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文化维面。在这一维面上,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自由平等观念、道德价值体系,不断插入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催生了新的文化范型和文化视野,形成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文学变化特有的新文化运动,将反封建的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推向...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1478)| 被引次数(3)
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
课程讲义,在民国大学十分常见,中文及历史、哲学等学科,使用尤其集中;讲义的生成、印制、使用、散播、流传,构成了民国大学文化生态的一个方面,是民国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教育现象;讲义与学校、课程、教员、学生课堂等教学要素关联密切,是重要的教育史资料;讲义在我国现代大学教育发生和发展初期广泛使用,与学科教育发展同步,见证并参与了...
南开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1640)| 被引次数(18)
中国现代
作家
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中所体现的中国现代文学意识。所谓“中国现代文学意识”,是指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本体及其发展建设的认识、预设与反思。在逻辑内容上,包括现代文学的观念意识(包括文学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层面)和建设意识。作家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十分活跃,在这些批评的背后体现了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意识。这些现...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1033)| 被引次数(2)
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
新文学
的发生
五四是中国思想史上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激进性姿态和现代性冲动,几乎成为五四激进文人共同的主导性价值趋向和文化选择,它掀起了那个时代浩浩荡荡的激进主义文化潮流。五四激进主义立足于西方文化尺度构筑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理念,以过于急切的焦虑心态,在现代性平台上对诸多复杂的文化问题进行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2526)| 被引次数(18)
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
新文学
教育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于新文学而言,民初中学的国文教育是新文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场域与途径。清末民初教育制度在“一波三折”的沿革中对白话新文学产生了知识诉求,变动的教育宗旨则体现出了与新文学相似的启蒙意识,并且为新文学由文学文本到国文教材的知识身份转换提供了制度预设。胡适等人瞩目于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作用...
南开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761)| 被引次数(16)
五四
新文学
的民间文学资源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是在现代社会历史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文学现象,也是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又汇入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中。这一运动既从现代文艺思潮运动中汲取现代性因素,又有力地推动社会文化的民间化、平民化价值取向,同时,赋予五四新文学更浓厚的“平民的文学”、“人的文学”色彩。民间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价值尺度、形式借鉴、艺...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1479)| 被引次数(7)
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
上海沦陷时期(1941年12月8日至1945年8月15日),汪伪当局除了进行舆论钳制与新闻出版统制外,还加强了对文化市场的管制与监控。在防范、扼杀一切反日亲共文化宣传的同时,他们还努力培植亲日、反共文化势力。对文化人进行威逼利诱、筹组文学团体、进行中日文学界的文化交流、开展“和平文学”运动是汪伪当局进行文学统制的具体措...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2018)| 被引次数(28)
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
“女性民俗”是女性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表现女性生命内核、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于文艺民俗学学科平台,将“女性民俗”有机地融入文学、文艺研究,使之成为阐释文学、构建理论的独特路径。为了便于论述,本文选取具有“江...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4668)| 被引次数(10)
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
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
福建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2271)| 被引次数(2)
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
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
湖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147)| 被引次数(2)
《中国
新文学
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下简称《大系》)是1935年至1936年初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发行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共十卷,包括理论、作品、史料三大部分,对“文学革命”以来“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新文学发展的状况做了全面的总结,既保存了大量有重要价值的文学史料,又对...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1167)| 被引次数(1)
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出版是中国社会完成现代化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新文学出版对现代国民性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北新书局在为新文学提供畅通的传播渠道之外,还以“把关人”的身份引导、规约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而且为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现代知识分子搭建了重要的言论空间与公共平台,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1370)| 被引次数(21)
共找到相关记录70条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搜索:
新文学革命
新文学成就
新文学(五四)
新文学
新文学源流
新文学派
新文学观
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史
新文学理论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70)
>> 学术期刊 (0)
>> 博士论文 (70)
>> 硕士论文 (0)
>> 会议论文 (0)
>> 报纸全文 (0)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中国文学
>> 世界文学
>> 文艺理论
>> 出版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通史
>>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 外国语言文字
>> 中国语言文字
>> 贸易经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