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居民金融储蓄
资产组合均衡化
一、居民储蓄资产组合均衡的内涵(一)
居民金融储蓄
资产组合居民的金融储蓄资产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居民的金融储蓄资产包括手持现金、银行(含信用社)储蓄存款、国家债券(国库券、保值公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CD)、股票、保险储金、私人外币存款等。各类资产内部还可以根据发行者、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42)| 被引次数(0)
中国农村
居民储蓄
行为研究
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储蓄作为消费的余项部分和投资的重要来源对经济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居民既是生产经营者,又是消费者,这种不同于城镇居民的经济职能决定了其经济行为具有自身的特性,同时这种双重职能也意味着农村居民的储蓄行为对农业生产乃至宏观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经济改革以来,...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1819)| 被引次数(21)
中国国民
储蓄
和
居民储蓄
的影响因素
一、引言国民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KlausSchmidtMebbel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储蓄、投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穆怀朋(1993)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储蓄和经济增长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Hoggarth(...
《经济研究》 1999年 第05期
下载次数(2316)| 被引次数(226)
信托优化中国
居民金融储蓄
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我国
居民金融储蓄
近年来存在总量非平稳快速增长的现象,存款类储蓄畸高,证券和其他类金融资产不为普通居民所青睐。
居民金融储蓄
行为影响着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也对金融市场运营效率,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此,
居民金融储蓄
行为需要总量和结构上的优化。
居民金融储蓄
...
华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216)| 被引次数(0)
转轨时期我国
金融
体系的运行效率分析
当前提高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尤其是提高储蓄存款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传统储蓄函数的进一步扩展,构造了适合我国转轨时期特征的居民部门金融储蓄函数,并利用1976~1996年我国有关的实际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转轨时期,GNP水平、利率、金融深化、金融体系的规模及其在国民经...
《金融论坛》 2003年 第12期
下载次数(103)| 被引次数(0)
经济发展、收入差距与
居民储蓄
意愿的实证检验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现实,构造了包含收入差距指标、利率水平、物价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的居民储蓄率函数,并对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差距指标对不同层次的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居民储蓄率的高增长作出了初步的判断: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是造成居民储蓄...
《统计与决策》 2017年 第23期
下载次数(777)| 被引次数(3)
储蓄
结构与
金融
发展、经济增长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储蓄资金大幅度增长和资金大量闲置,而另一方面投资建设资金依然匮乏。这一矛盾的局面,正体现了我国储蓄结构分布不合理导致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高储蓄率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要合理配置储蓄资金流向,优化储蓄结构,提高储蓄使用效率。 ...
浙江大学 硕士论文 2003年
下载次数(744)| 被引次数(5)
居民
家庭资产选择研究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家庭的经济行为包括收入行为、消费行为和投资积累行为。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逐步走向完善,居民家庭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也扮演着投资者的角色,其积累和投资行为成为弥补政府和企业投资不足的重要补充部分。...
苏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1873)| 被引次数(21)
我国利率变动对
居民储蓄
影响的实证研究
居民储蓄是一国经济循环过程中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储蓄既可以直接转化为投资,也可以通过影响消费从而影响到总需求,以此拉动经济增长。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储户的经济利益,从而引导储户增加或减少储蓄,进而改变储蓄和消费的比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政治...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1129)| 被引次数(2)
通货膨胀与
居民金融
资产结构相关性研究
居民金融资产是居民持有的金融债权及权益性凭证形式的资产,是国内金融资产的组成部分。居民金融资产结构是居民拥有的各项金融资产的比例。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主体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种类不断增加,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日益复杂。同时,随着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居民金融资产在动员储蓄转化为投资,优化...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915)| 被引次数(11)
我国城镇
居民金融
资产影响消费的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资产存量明显增大和资产选择空间扩大导致的我国居民资产多样化,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长期消费)日渐形成,居民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行为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力加大;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些诸如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问题,消费率过低导致近几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
重庆大学 硕士论文 2005年
下载次数(796)| 被引次数(3)
资产对我国城乡
居民
消费的影响研究
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居民家庭资产规模不断增大。与此同时,我国居民资产选择逐渐向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居民选择进行储蓄,购买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不断积累资产,用以平衡家庭未来的支出。居民家庭资产财富的增加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居民消费率偏...
浙江财经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87)| 被引次数(1)
我国
居民金融
资产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金融资产是指居民所持有的金融债权以及权益性凭证形式的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债券和股票、保险准备金等。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不断提升,结构亦不断趋于多元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居民金融资产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并借鉴已有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居民家庭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存...
山西财经大学 硕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509)| 被引次数(3)
我国
居民储蓄
与利率变动
我国居民储蓄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处理好居民储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是决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外生变量。因此研究利率变动和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考察中国宏观经济的利率传导机制以及深化对...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1171)| 被引次数(3)
我国
居民储蓄
与GDP增长相关性分析
许多研究认为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高储蓄率。本文在对 1 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 ,在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与 GDP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事实上 ,与 GDP同向变动的应是居民储蓄额 ,并且我们发现要保证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需要满足一些特殊条件 :居民收入...
《预测》 2001年 第05期
下载次数(718)| 被引次数(10)
共找到相关记录159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159)
>> 学术期刊 (50)
>> 博士论文 (20)
>> 硕士论文 (78)
>> 会议论文 (10)
>> 报纸全文 (1)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金融
>> 经济体制改革
>>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投资
>> 证券
>> 市场研究与信息
>> 农业经济
>> 数学
>> 企业经济
>> 保险
>> 人口学与计划生育
>> 社会学及统计学
>> 贸易经济
>>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 一般服务业
>> 经济法
>> 经济统计
>> 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