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唐代佛教
与法律
法律与佛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论题。佛教因其对生命和世界的终极拷问而获得永久的意义,法律因其对世俗社会的维护而获得存在的价值。法律的权威有两方面:一是内在的理性权威,通过法律理性的阐发树立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一是外在的力量权威,通过法律强制力量的展现确立民众对法律的服从。法律与佛教有共通之处:佛理展示的是内在理性,戒律体现...
华东政法大学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2486)| 被引次数(8)
论
佛教
对
唐代
法制之影响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产生,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其与政府间存在着多种关系,众多统治者把佛教视为可以发展社会的强大工具,在佛教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许多融合与冲突,政府与佛教的互动关系体现了法律与佛教的联系。著名学者蒋传光在其《中国古代宗教与法律关系的初步考察》一文中提到,法与宗教之间存在密...
南京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337)| 被引次数()
《太平广记》所载《金刚经》灵验故事研究
《金刚经》是汉传佛教的重要典籍。唐代,随着《金刚经》的广泛流传,相关的灵验故事大量出现,反映出唐代社会信仰的一个侧面。因年代久远,多部记载这些灵验故事的原始书籍已经亡佚,但绝大部分灵验故事因收集在宋李防等人编定的大型官修类书《太平广记》中而得以保存。本文即以唐代为时代背景,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探讨唐朝民众对《金刚经》的崇信...
西北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253)| 被引次数(2)
佛教
对
唐代
服饰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以及儒、释、道三教合流而形成与发展的。唐代服饰作为一种时效化特点突出的物质文化现象,是与佛教文化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从研究意义上看,佛教有别于儒、道两种文化,它作为一门“舶来”宗教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给大唐服饰审美意识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色彩,是“民族融合...
湖南工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3667)| 被引次数(19)
唐代
佛寺题材诗论稿
唐代佛教
已达鼎盛,佛教在中国完全汉化,中国化了的佛教本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寺是佛教的发展标志,作为佛教的建筑实体,既是佛文化具象的一种,同时又是佛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传播和弘扬佛教文化的佛寺的大量出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士。佛寺是僧尼民众的顶礼膜拜的场合,也是文人墨客表达心志之...
吉林大学 硕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698)| 被引次数(11)
政治与信仰:唐初
佛教
政策研究
两汉之际,佛法东来,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佛教在中国发展至极盛。佛教在唐代的兴盛,有佛教徒的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国家的干预和引导。世俗皇权与宗教世界相互影响,构成了
唐代佛教
和世俗日常生活乃至精神层面的独特风景。隋末唐初,历经战乱的佛教势力虽受到不小伤害,但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与佛教相关诏敕的颁布,正表现出新兴唐政权对佛...
扬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466)| 被引次数(2)
唐代佛教
书法艺术研究
“
唐代佛教
书法艺术”是集宗教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重点研究的是中国佛教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艺术特征。无论从佛教艺术研究还是从书法艺术研究等各方面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佛教书法艺术呈现出了越来越独特的魅力,并成为了书法艺术创作中重要的灵感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330)| 被引次数(2)
唐代
嵩山寺院研究
关于嵩山的研究始于北魏卢元明的《嵩高山志》,明清之际对嵩山研究迎来鼎盛。明朝陆柬编撰的《嵩岳志》是嵩山第一部大型专志,此后文人通过不同体例来记载嵩山地区的历史人文风貌,这些书籍是研究嵩山文明不可多得的史料。在唐代,嵩山地区寺院修建方式可分三种:官方营寺、离宫改寺、私人营寺。官方修建的寺院受到当地官员的庇护,经久不衰,如...
郑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92)| 被引次数(1)
唐代佛教
社会思想本土化路径及其现代价值
梁启超在其所撰《中国佛教研究史》中指出:“无论若何高邃之宗教,要之皆人类社会之产物。既为社会产物,故一方面能影响社会,一方面又恒受社会之影响,此事理之无不可逃避者。”从佛教影响社会方面而言,其佛教思想必包含佛教社会思想。从佛教恒受社会之影响而言,则佛教的发展变迁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历史变化了,佛教也要发生...
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786)| 被引次数(2)
唐代
乐舞在敦煌壁画中的反映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集大成的时期,南北、宗教文化的高度融合以及中西乐舞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形成了唐代乐舞繁盛多姿的景象。这一时期,以壁画为载体的敦煌舞蹈艺术达到了极盛时期,壁画中的乐舞形式及舞姿造型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绚丽多姿,精彩纷呈。本文就以唐代为核心,以其时序为历时性的点,以其...
西北民族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814)| 被引次数(6)
唐代佛教
史籍研究
唐代佛教
史籍是唐代僧俗学者为实现弘法护教目的而编撰的佛教史著作,包括传记、经录、地志、纂集等各类文献。流传至今的
唐代佛教
史籍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不仅是研究佛教史的基本资料,同时对其它专门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本文是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
唐代佛教
史籍的编撰、流传、内容等诸方面进行考察,目的是为了揭示其对隋唐史研究的...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2270)| 被引次数(10)
论传奇小说在
唐代佛教
世俗化过程的作用
佛教自东汉后期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不断地与中国文化进行相适应、融合,最终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不仅表现在宗派的林立,僧人数量的增加,信徒的扩大化,而且还表现为佛教向世俗化的过渡与转变。
唐代佛教
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产生的极大...
山西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211)| 被引次数(2)
唐代佛教
兴衰研究
佛教产生于印度,最迟于东汉明帝时期传入内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快速发展,基于佛教思想意识体系完备,中国皇帝大力支持和寺院经济基础雄厚等原因,逐渐在中国广泛流传。隋代皇权鼎力支持,使佛教进一步发展。 唐王朝繁荣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而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于此时走向全面兴盛。佛教对唐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思...
河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7620)| 被引次数(28)
唐代佛教
供养器—香器研究
唐代佛教
兴盛,各个阶层供香礼佛之气蔚然成风,作为供养器的香器,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样式,其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材质多样。香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佛教活动的多个方面,功用更为多样化、细致化,世俗化。从皇室行香祭祀、供养,到中下层老百姓焚香礼佛、祭祀、陪葬等活动。这一方面丰富了唐人的宗教生活,为唐人带来了精神慰籍,也推动了佛教的发展...
兰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964)| 被引次数(3)
《大正新修大藏经》所见
唐代佛教
典籍中的外来宝石研究
从《大正新修大藏经》的史料来看,
唐代佛教
典籍中外来宝石的状况包括:外来宝石的种类、外来宝石的产地、外来宝石的用途。
唐代佛教
典籍中外来宝石的种类很多。从大的类别来分,主要包括佛教七宝中的外来宝石和七宝之外的外来宝石两种。由于佛教经典所载七宝内容互异,综合诸家记载,
唐代佛教
七宝中的外来宝石有琉璃、玻璃、玛瑙、珊瑚、车渠、琥...
西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04)| 被引次数()
共找到相关记录601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重庆佛教
西南佛教
福建佛教
唐代
民俗佛教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601)
>> 学术期刊 (236)
>> 博士论文 (136)
>> 硕士论文 (222)
>> 会议论文 (4)
>> 报纸全文 (3)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宗教
>> 中国古代史
>> 考古
>> 中国文学
>>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 旅游
>> 建筑科学与工程
>> 音乐舞蹈
>>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文艺理论
>> 哲学
>> 法理、法史
>> 地理
>> 伦理学
>> 一般服务业
>> 中国语言文字
>>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 轻工业手工业
>> 世界历史
>>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