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我国首次应用辐射
育种法
培育出苎麻新品种“园叶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采用辐射育种新技术,用~(60)Cor射线的辐照后代中,选育出 园叶青 (原系号75~10)新品种,据84年九月下旬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和生产部门代表一致认为: 园叶青 是一个较为优良苎麻新品种。应用辐射
育种法
选育出苎麻新品种,在国际上系我国首创。该法能协调苎麻...
《麻纺织技术》 1985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2)| 被引次数(0)
蜜蜂闭锁集团
育种
研究初报
通过对该法育种原理探讨和实践,初步证实蜜蜂闭锁集团
育种法
是一种育种速度较快、育种效果较好的新方法。培育出的蜂王是一种浆、蜜、粉综合高产型的蜂种,有推广前途。
《中国养蜂》 1992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35)| 被引次数(2)
用改良F_2后裔
育种法
选育小麦新品种秦麦618
运用改良的F2后裔
育种法
选育了小麦新品种秦麦618。简述了改良F2后裔
育种法
主要方法以及秦麦618选育的目的、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品质、抗性表现以及选育的主要体会。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 第10期
下载次数(28)| 被引次数(0)
我国薯类
育种
技术迈进国际先进行列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铁华、副研究员王淑芬创立的“甘薯计划集团杂交
育种法
”,已由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认定,这标志着我国的薯类育种技术已迈进国际先
农民日报 2002-06-06
下载次数(3)| 被引次数(0)
双列杂交
育种法
配合力统计分析(单变元)的SAS实施
论述了如何应用SAS过程解决格里芬双列杂交
育种法
4的配合力计算问题,其中应用了transpose过程、merge语句及统计代换Z=Y+X,并以实例示明具体计算法。此法具有国际普遍适用的价值。
《热带作物学报》 2001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302)| 被引次数(7)
植物病毒病害及其防治
目前世界上已经鉴定的植物病毒,已达300多种。它们在植物界的分布也是相当广泛的,迄今,除苔藓和蕨类植物外,几乎在所有的植物类群中(包括藻类、真菌类)均已发现有病毒寄生。据Jack Ahman报道,世界上大约有1/3的作物毁于病虫及杂草的危害,而病毒病又占植物病害的1/3左右。这充分说明了病毒病危害的严重性。因此...
《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 1982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96)| 被引次数(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创新引领云茶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通过系统选种、茶树人工杂交育种、茶树回交技术研究,已筛选出云抗系列、76系列、73系列、佛香系列、云茶系列等400余份育种材料,并已从中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12)| 被引次数(0)
回交
育种法
要点及其在西瓜上的应用
1回交法育种杂种一代(F1)与一个亲本再杂交叫回交。而将回交过的F1(BCF1)再与同一亲本多次杂交叫反复回交。在回交中多次使用的亲本叫轮回亲本。最初只使用一次杂交的亲本叫非轮回亲本。这种多次回交的方法又叫渗入杂交,其目的是希望得到大部分特性和轮回亲本相
《种子科技》 2003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72)| 被引次数(4)
杉木短穗扦插育苗试验
杉木短穗扦插育苗能保持母树的特性,利用无性繁殖作为优树的良种繁育途径,能得到比有性繁殖为高的遗传增益。在林木育种中,无性系
育种法
是收效较大,需时较短,手续较简单的一种方法。
《广东林业科技》 1982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4)| 被引次数(0)
我国薯类
育种
技术迈进国际先进行列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铁华、副研究员王淑芬创立的“甘薯计划集团杂交
育种法
”,已由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认定,这标志着我国的薯类育种技术已迈进国际先进行列。验收组的鉴定意见认为,此项技术改进了美国JONES提出的“随机杂交集团
育种法
”程序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2年 第09期
下载次数(7)| 被引次数(0)
我国薯类
育种
迈进国际先进行列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铁华、副研究员王淑芬创立的“甘薯计划集团杂交
育种法
”,已由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认定,这标志着我国的薯类育种技术已迈进国际先进行列。验收组的鉴定意见认为,此项技术改进了美国JONES提出的“随机杂交集团
育种法
”程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3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8)| 被引次数(0)
日本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动向
农林水产业是利用生物的产业,以往的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和品种改良等利用生物的农业技术,都是祖先们几千年来改良发展的劳动结晶。但是,以往提高农业技术的手段,都是近来所见的,而今后要导入新的手段。
《国外农学-蚕业》 1985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7)| 被引次数(0)
1977年日本公布的水稻新品种
(1)福光(农林243号)1962年福井县农业试验场用越光为母本与福锦为父本进行杂交,其后用系统
育种法
选育而成。1969年进行品系适应性和特性鉴定,1970年以越南96号品系名在有关府县进行地区适应性试验,1977年为杂种15代。株高比丰年早生矮5~6厘米,属中杆,穗长比丰年早生稍长,穗数较丰年早生稍少,
《科技简报》 1978年 第19期
下载次数(4)| 被引次数(0)
我国薯类
育种
迈进国际先进行列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铁华、副研究员王淑芬创立的“甘薯计划集团杂交
育种法
”,已由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认定,这标志着我国的薯类育种技术已迈进国际先进行列。验收组的鉴定意见认为,此项技术改进了美国JONES提出的“随机杂交集团
育种法
”程
《蔬菜》 2003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19)| 被引次数(0)
基因库
育种法
在小麦抗赤霉病
育种
中的应用
利用太谷核不育建拓组成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开展小麦抗病品种选育,并由此而确立起来的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新体系,是育种模式的一个创新。几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基因库进行连续轮选的过程中,组群个体的平均抗性水平逐年提高;释放的优良单株也随之增多,在短期内所育成的一些抗病新品系已显示出可供生产应用的前景。
《上海农业学报》 1989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23)| 被引次数(2)
共找到相关记录256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杂交育种法
多倍体育种法
传统育种法
大群体育种法
杂种优势利用育种…
育种
育种技术
育种实践
育种体系
育种进程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256)
>> 学术期刊 (222)
>> 博士论文 (2)
>> 硕士论文 (3)
>> 会议论文 (10)
>> 报纸全文 (8)
>> 科技成果 (11)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农作物
>> 农艺学
>> 畜牧与动物医学
>> 园艺
>> 林业
>> 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
>> 农业基础科学
>> 生物学
>> 农业经济
>> 工业经济
>> 轻工业手工业
>> 农业工程
>> 一般化学工业
>> 人物传记
>> 高等教育
>> 科学研究管理
>> 水产和渔业
>>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贸易经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