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魔幻与现实的结合——《百年孤独》与《
白鹿原
》艺术手法初探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陈忠实的《
白鹿原
》,是在中国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的两部巨著。两部书都反映了国家、民族的一段沧桑史,寄寓了作者追求美好、进步生活的理想。本文结合两者文化内涵,就其所运用的虚实结合、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启迪文学创作方面多层次的思考。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642)| 被引次数(1)
《静静的顿河》与《
白鹿原
》比较
两部作品都反映出战乱时期人在积极与消极、孤独与彷徨、困惑与迷惘等复杂思想情绪的伴随下,最终走向悲剧性的结局。《静静的顿河》由于对历史的真实再现,曾一度被禁出版;《
白鹿原
》同样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的历史,正是作者的这种客观写实精神,使得读者看到了历史真实的一面,引发我们更好地反思历史和人性的本质。
《文学教育(下)》 2010年 第09期
下载次数(419)| 被引次数(2)
试比较《百年孤独》与《
白鹿原
》的叙事特点
《百年孤独》和《
白鹿原
》这两部作品都是浓缩了民族文化的史诗巨作。作者都在作品中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力图揭示出民族兴衰的秘密。这两部作品时间跨度长,塑造了众多人物,展示纷繁了事件。叙事策略上,都充分发挥了人物在叙事中的作用,宏观地展现历史事件,最后体现不同的文化传统。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年 第11期
下载次数(480)| 被引次数(1)
相似的精灵 相同的话题——从《百年孤独》之“蝶”与《
白鹿原
》之“蛾”说开去……
在写到爱情与性这一话题时,《百年孤独》中运用了 蝶 ,《
白鹿原
》中运用了 蛾 这一对外形上相似,但各具其象征喻义的意象,通过这对相似的 精灵 ,道出了作者人性、人道的情怀, 也提示了拉美与中国不同内容的性文化,最后作者在不同文化的作用下,寻找到了他们不同的爱情理想的归宿。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543)| 被引次数(3)
人性突围的悲歌——《静静的顿河》与《
白鹿原
》悲剧美比较
悲剧是人类的。《静静的顿河》与《
白鹿原
》在揭示人性突围悲剧的层面上有着许多相似点,悲剧美学风格又存在很大的差别,黑格尔的悲剧论有助于洞察其中的原因。《
白鹿原
》在人物形象设计、悲剧意义的生成上借鉴了《静静的顿河》,同时又显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744)| 被引次数(3)
《静静的顿河》与《
白鹿原
》的河流主题
本文尝试运用主题学的知识对《静静的顿河》与《
白鹿原
》的河流这一主题进行比较分析,据此探讨并认识两个作家笔下的人物在各自的河流主题下是如何得以展现,并进一步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或者说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文化的、民族的心理意义。
《青年文学家》 2009年 第16期
下载次数(236)| 被引次数(3)
试译《
白鹿原
》
陈忠实于1993年发表的《
白鹿原
》至今没有英文译本。笔者于2009年经陈忠实首肯,将该书的前两章译成英文.翻译过程中所遇最大的挑战是对译文文体的把握。笔者提出两个主要观点其一,要达到 信 ,译文既要忠实中文原文,更要忠于译文的语言。译出的英文读起来要像英文。其二,译文的文体要忠于原文的文体译文读起来既要有 文学 味道,...
《中国翻译》 2013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1341)| 被引次数(11)
康妮与田小娥人性追求之比较
本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将《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康妮和《
白鹿原
》中的田小娥进行比较,从她们对人性的自然追求这一共性,谈及了她们对待爱情和性爱的态度,说明了人性解放的自然欲求是不可阻挡的。
《甘肃农业》 2006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225)| 被引次数(0)
随风飘舞的落叶——《白鲸》中的以实马利与《
白鹿原
》中的黑娃的人生悲剧
通过对《白鲸》中以实马利和《
白鹿原
》中黑娃的分析,发现他们具有共同的人生悲剧。所不同的是,以实马利的悲剧在于他是一个保全了肉体而丢失了灵魂的流浪汉,而黑娃的悲剧在于他是一个寻找到了 精神家园 却失去了肉体的流浪汉。他们都是随风飘舞的落叶,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归宿。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12期
下载次数(125)| 被引次数(0)
共找到相关记录39条
上一页>
1
2
3
相关搜索:
白鹿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39)
>> 学术期刊 (32)
>> 博士论文 (0)
>> 硕士论文 (5)
>> 会议论文 (0)
>> 报纸全文 (2)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中国文学
>>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 世界文学
>> 人物传记
>> 文艺理论
>> 中等教育
>> 旅游
>> 文化
>> 中国语言文字
>> 农业经济
>> 文化经济
>> 外国语言文字
>> 音乐舞蹈
>> 新闻与传媒
>> 经济体制改革
>>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 地理
>> 法理、法史
>> 建筑科学与工程
>> 考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