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新文学史
上的第一首长诗
新文学史
上的第一首长诗,一般都认为是朱自清的《毁灭》.它写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发表于一九
《读书》 1981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34)| 被引次数(0)
文学革命之胡适叙事
学界以文学史写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著颇丰,有的从宏观角度进行纵向梳理与评说,也有从微观角度分析文学史著述的个案,或者取意识形态对文学史写作的影响的角度。文学史的著述,本质上也是一种书写,具有“叙事”的性质。在本文中,我倾向就某一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叙述入手来分析文学史写作。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学史,对于同一历史叙事的...
北京语言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140)| 被引次数(0)
文学史
的知识化传播与“新传统”的塑造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是左右半个多世纪现代文学研究的决定性力量,因政权更迭而产生的一场天翻地覆思想文化变迁,对文学研究领域有极大的冲击。历史创造的胜利者肯定要用他们的方式解释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被奉为至尊的指导原则,开始制约历史研究的方向。而作为历史学科分支的文学史研究,特别是与新政权关系密切的新文...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 2011年 第00期
下载次数(63)| 被引次数(0)
论台湾学者皮述民等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
新文学史
》
至今,大陆已经编撰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可说是种类繁多,相关述评也是随之繁盛,但由于大多编撰及相关研究对台港及海外的同类文学史著视而不见,欠缺平行比照的视野,这无疑使得我们的文学史编撰始终是自说自话。而台湾学者皮述民等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
新文学史
》在文学史命名与整体流变的勾勒,台湾与大陆文学的并行书写,历史性与文...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05期
下载次数(43)| 被引次数(0)
评丁帆主编的《中国
新文学史
》
丁帆教授主编的《中国
新文学史
》(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撰的高校中文学科课程教材之一种,这部文学史著无疑是为适应现今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际而作,对中文专业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当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年 第12期
下载次数(324)| 被引次数(3)
1950-1980现代
文学史
书写研究综论
现代文学无疑是中国文学历史长河的重要时期,相对于传统文学而言,无论文学内容与创作形式上都有别于传统文学,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真正转化。正是这样,人们怎样认识、怎样书写这段文学的历史就显得重要而迫切!也正是这样,现代文学史的书写研究成为二十世纪
《红岩》 2011年 第S2期
下载次数(53)| 被引次数(0)
理论与立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三家”论
从第二次“西学东渐”开始,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著作,就源源不断地被译介到大陆来,近年来这样的译介更成规模化、系统化了。面对如此众多的、纷繁复杂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因为笔者的能力与阅读的限制,只选择夏志清、李欧梵和王德威三人,作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努力尝试对他们的著作进行一些理论性的分析,辨析他们...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1318)| 被引次数(3)
“破”与“立”的书写——论张毕来《
新文学史
纲》的新诗叙述方式
张毕来的《
新文学史
纲》是建国初期较为重要的以现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著作,与王瑶、丁易和刘绶松的文学史著作共同奠定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基础。在新诗叙述上,《
新文学史
纲》呈现出独特的书写形态。张毕来在认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前提下论述新诗发展的格局和新诗阵营的分化,以政治的标准评判诗人诗作,将资产阶级诗人作为批判的靶子列入...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44)| 被引次数()
文学史
中的《狂人日记》书写
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4卷5号刊发的《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至今已整整一百年,百年中,文学史对《狂人日记》的评述受社会历史思潮与政治变革的影响,也呈现了中国
新文学史
观形成与演进的轨迹。而文学史对《狂人日记》的书写,是建构鲁迅文学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时间为纲,参照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政治节...
《鲁迅研究月刊》 2018年 第09期
下载次数(333)| 被引次数()
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
文学史
之叙事嬗变及修辞策略问题——基于副文本目录的考察
本文由副文本目录的变迁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修辞构筑的嬗变历程,指出贯穿其中的主线为革命性导向与文学性导向的此消彼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现当代文学史构筑中的修辞策略,具体包括三种布局策略(收官式、主体式与开端式)、两种阐述策略(主观论证型与客观记述型)及五种视点策略(作家视点、事件视点、文体视点、地域视点与...
《当代修辞学》 2015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300)| 被引次数(3)
大学内外:建国初期王瑶的
新文学史
写作
建国初期,伴随着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大学文科教材面临批判和修正。1951年,王瑶出版了《中国
新文学史
稿》(上卷),《文艺报》发起对该教材的讨论,这直接导致了王瑶对教材的修改,也影响了下卷的写作。通过对王瑶50年代文学史写作的考察,本文的梳理试图说明:王瑶从鲁迅身上总结出的 典型现象 法,基于他对文学和历史的创造性的理解并...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173)| 被引次数(2)
徐訏新论
尽管,文学史给了徐舒以一席之地,但在他的旁边也常常伴随一二个平庸的名字。文学史的种种复杂因素使他受到了最孤独的待遇。但是,他的名字还是慢慢地在延伸,使读过他作品的读者总有让他走得更远的情绪,他们一个传一个,使他的读者的数量在缓慢而持久地成长。这是个温和而体面的作家,他没有因为任何的历史事件与潮流而失去过理智的判断,他用...
南京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440)| 被引次数(4)
中国当代
文学史
编纂史论纲
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及当代文学史的编纂,在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经历了从高到低又逐渐上升的过程。纵观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当代文学史的编纂无法脱离对
新文学史
的借鉴,并且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与当代文学学科的建立、课程的设置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经过理论及实践的积累,当代文学史书写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本文以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史为研究对象...
四川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463)| 被引次数(7)
实践、视角、影响—朱自清
文学史
写作研究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长期以来,朱自清作为散文家、诗人的文学形象建构已经完成,而作为古典文学研究家的形象建构,不够完整。这种不够完整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往往重视朱自清的古典文学研究成就,将朱自清当作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而对其之于中国新文学研究的贡献关注不够;另一方面,重视朱自清的关于古典文学的...
宁波大学 硕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376)| 被引次数(4)
司马长风《中国
新文学史
》再探析
司马长风的《中国
新文学史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独特的编写体例、分期方式及价值评判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 文革 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新格局的形成。《中国
新文学史
》充满活力的写史语言、富于个性和激情的叙述方式时至今日仍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在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面临转向的关头,回顾与梳理这部史著意在正本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165)| 被引次数(0)
共找到相关记录1490条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相关搜索:
新文学
新文学运动史
新文学大系
新文学派
新文学理论
新文学观
新文学研究
新文学现象
新文学革命
新文学发生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1490)
>> 学术期刊 (1269)
>> 博士论文 (50)
>> 硕士论文 (98)
>> 会议论文 (35)
>> 报纸全文 (38)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中国文学
>> 世界文学
>> 出版
>> 文艺理论
>> 人物传记
>> 高等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字
>>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新闻与传媒
>> 中等教育
>>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 史学理论
>> 文化
>> 政党及群众组织
>>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 一般服务业
>> 美学
>> 中国近现代史
>>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