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南社的文学转型研究
南社是晚清近代最大的古代文学社团,是旧文学的重要堡垒。南社的衰落与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旧文学的衰落与转型。1916年创办的《民国日报》与南社关系密切,不但由南社人一手创办,从主编到编辑全是南社人,而且在办报思想与编辑方针上和南社一脉相承。作为南社的重要堡垒,新文化运动的同行者,重要的白话文机关,在1924年转型成国民...
湘潭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74)| 被引次数()
新文学
广告(1919-1949):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式
新文学广告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存在和文学形式,是一种同时具备文学性和理论性的文学形式。它记录了众多
新文学作家
的文学心态、文学理念以及众多新文学批评家的批评言论、批评意识,存留了新文学批评的诸多理论精髓和文学精神。新文学广告的存在见证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本文立足于新文学广告文本,基于文学批评和文论史的...
暨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97)| 被引次数()
《大公报》文艺副刊“书评”研究(1933-1937)
论文主要以《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书评(1933-1937)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重新回归1930年代的历史语境,考察当时的文学批评是如何实践,批评家和作家是怎么交流和对话,以及报刊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展现1930年代真实的文学批评境况。文章从《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萧乾的书评理论、编辑实践和文化追求入手,通过...
暨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225)| 被引次数()
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文学教育与
新文学
关系研究
中国新文学起源于大学,中国新文学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和校园文学以及现代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生产知识的一种途径,文学教育或以直接的方式,或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文学走向。研究文学教育与新文学之间的关系,早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但是学界多关注对一校一刊的研究,对于地方性的师范教育却鲜有人问津。本文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42)| 被引次数()
民国时期山东省中学文学教育研究
民国时期,新文学的发展与山东省中学的文学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蔡元培、陈独秀、刘半农等新文化先驱在推进新文化发展的探讨中,将新文学的构建和传播深入到中小学校的国文教学之中,自此,山东省中学的国文教学便和新文学、新文化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国文教学作为文学教育的一部分,也发挥了沟通文学教育与...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88)| 被引次数(1)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
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243)| 被引次数()
民国期刊《春秋》中写实小说研究
《春秋》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通俗文学期刊,由陈蝶衣创刊于一九四三年八月,终刊于一九四九年三月,横跨上海沦陷区和国统区两个重要时期。六年办刊历程中,《春秋》既保留了通俗文学期刊的特色,又不断借鉴新文学的写作优点,创作出一批有研究价值的写实主义风格小说。然而,目前研究界对于《春秋》的探讨多集中于外部研究和一些...
安徽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58)| 被引次数(1)
中国
新文学作家
与侠文化研究述评与反思
将中国
新文学作家
及其作品文本置于侠文化理论视野下进行整体观照和详尽解读,以此透视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及对侠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改造思路,会有效地回应那些误读五四的论调。但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尤其是政治的或学术立场的原因,该课题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随着1990年代大陆侠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加上学界对五四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215)| 被引次数(3)
两浙人文传统与中国
新文学
思潮的建构
本文主要论述两浙人文传统对中国新文学思潮建构的影响:两浙文人求新、求变的思维影响了新文学现代价值观的建构;两浙心学理念促进了
新文学作家
主体精神自觉;两浙人学思潮催生了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两浙经世文风使新文学出现了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倾向;两浙人文的开放性传统影响了现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29)| 被引次数()
论现代科学理念与中国
新文学
现代性的发生
西方现代科学理念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而且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来源。进化论打破了中国传统向后看的思维模式,为新文学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赋予中国文学以新的文学发展观念;精神分析学说为作家们打开了一个神秘的潜意识世界,为作家们提供...
《广东社会科学》 2017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160)| 被引次数(1)
范伯群通俗文学研究述评
范伯群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
新文学作家
论开始其学术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转向通俗文学研究。三十余年里,他致力于为通俗文学在文学史上 翻案 和建构完整的通俗文学理论体系。在完成了通俗文学的基础工程之后,他以文学史家的身份积极探讨通俗文学入史的一系列问题,努力倡导构建 双翼 展翅翱翔的多元共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今,...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101)| 被引次数(0)
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
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
湖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147)| 被引次数(2)
年谱编撰、史料拓展与
新文学
研究的新视野——“年谱与
新文学
经典化”研讨会综述
2016年8月17—18日,由东北师大大学文学院联合《新文学史料》《现代中文学刊》《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东北师大学报》举办的 年谱与新文学研究经典化 专题论坛在东北师大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二十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就 年谱学理论 年谱学编撰实践 和 年谱与新文学经典化 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艺争鸣》 2016年 第09期
下载次数(224)| 被引次数(1)
陈登恪:古典诗学家庭走出的
新文学作家
以陈寅恪研究为主体的义宁陈氏研究早已蔚为大观,而同样出身该诗学世家的陈登恪却始终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本文采用第一手材料,对陈登恪在留学时期、南京任教时期和武汉大学任教时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考证,探讨了他与青年党及该党主要成员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其早年创作的留学生题材小说《留西外史》的背景、人物和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05期
下载次数(60)| 被引次数(1)
五四
作家
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重构
经典是传统文学的核心部分,在文学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五四作家对传统文学经典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有所保留和选择,更以进化、人性人情和民间等标准,重释和建构了一批新的经典作品。五四时期的经典重构对于近代思想和文学观有所继承,但更体现了新的思想视野,是现代精神对传统文学的再度发掘和创造。经典重构为新文学寻找到与传统文学的密切关...
《中国社会科学》 2016年 第09期
下载次数(1741)| 被引次数(4)
共找到相关记录323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新文学革命
新文学成就
新文学(五四)
新文学
新文学源流
新文学派
新文学观
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史
新文学理论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323)
>> 学术期刊 (164)
>> 博士论文 (70)
>> 硕士论文 (83)
>> 会议论文 (2)
>> 报纸全文 (4)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中国文学
>> 世界文学
>> 文艺理论
>> 出版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通史
>>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 外国语言文字
>> 中国语言文字
>> 贸易经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