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CNKI首页
|
登录
|
注册
排序:
相关度
被引次数
下载次数
时间
搜索位置:
全文
|
主题
|
篇名
|
作者
|
摘要
唐代
复古运动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影响
中晚唐是一个由盛世走向衰落的时代,在衰退的经济和逐渐失去统治力的政治背景之下,身处政治中心的文人士大夫切身感受到了国家正在走向衰退,身处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也正在随之而淡化。在这种情况下,文人们内心所产生的震动是前所未有的。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在隋初就已经初现端倪的复古思潮之下,又进一步提出了古文运动的主张,倡...
中国音乐学院 硕士论文 2015年
下载次数(262)| 被引次数(1)
论
唐代
的琵琶音乐与琵琶文化
唐代
的琵琶艺术与文化历来是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从不曾忽视的重要课题。我国的琵琶发展历经了四个关键时期:唐朝——民国——解放初期——现今。因此
唐代
琵琶的发展是中国琵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主要标志就是琵琶的演奏姿势和演奏技法的改革与曲项琵琶的巨大发展。在
唐代
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的基础背景下,
唐代
的琵琶音乐得到了充...
哈尔滨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5年
下载次数(278)| 被引次数(3)
浅析
唐代
乐舞艺术的发展
唐代
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史上的巅峰时代,乐舞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后,融合了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的乐舞艺术特色,在
唐代
帝王大力推崇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达到辉煌璀璨的鼎盛状态。本文从解读表现乐舞艺术的文物以及文献史料来浅析中国乐舞艺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唐代
的乐舞艺术文化。
《当代音乐》 2016年 第15期
下载次数(93)| 被引次数(1)
略谈
唐代
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在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
唐代
音乐占有重要地位。它全面继承了
唐代
以前多种音乐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融汇创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历史上音乐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唐代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统治者对音乐的爱好与提倡。但音乐教育对
唐代
音乐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因为较完善的音乐形式与内...
《淄博师专学报》 1994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352)| 被引次数(6)
唐代
琵琶形制及演奏形式研究
唐代
音乐发展空前繁荣,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
琵琶形制方面,主要需要重点研究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这两大类别的琵琶在形制中具体结构的细微变化,进而找出造成琵琶形制变化的原因。在
唐代
琵琶演奏形式方面,重点研究
唐代
宫廷不同乐种中的琵琶合奏及独奏演奏形式以及民间不同乐种中的琵琶独奏与合奏的演奏形式,进而找出形成演奏形式繁...
吉林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559)| 被引次数(5)
略论
唐代
歌妓的歌诗对
唐代
诗乐发展的影响
本文以歌妓的 歌诗 为主线,从诗歌发展与歌妓的关系入手,联系音乐与诗歌交叉渗透的关系,由乐及诗,递进展开。探讨歌妓对
唐代
诗歌的创作、传播、演唱所起的积极作用,进而研究歌妓对诗乐发展的重要影响。
《北方音乐》 2012年 第12期
下载次数(94)| 被引次数(0)
唐代
伎乐的守成与新变
唐代
宫廷音乐中,多部伎的形成与运用,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背景。从唐初对九部乐的改订到十部乐之用,再到二部伎的增造,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随着
唐代
将散乐列于乐部,隐藏于多部伎创制中的因素被激发出来,从而形成了
唐代
多样化、娱乐化的伎乐体系,促进了诸多新的、普世性、社会性音乐品类流行,中古音乐雅俗之分明确,中古伎乐演化初步实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221)| 被引次数(1)
谱写
唐代
音乐华章的另类群体——关于
唐代
音声人考论
唐代
是我国音乐空前繁荣时期,涌现了许和子、念奴、泰娘等一大批才华横溢、色艺双全、能歌善舞的音声人,她们用自己美妙的歌喉和青春的年华谱写着
唐代
音乐的华章,然而她们地位卑微,命运凄苦,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01期
下载次数(116)| 被引次数(1)
唐诗中的柘枝舞
柘枝舞来源于
唐代
西域石国,即今新疆塔什干地区。以唐诗为依据,说明柘枝舞在
唐代
的宫廷、官府以及上层社会的家庭普遍受到欢迎,并论述了柘枝舞演员的服饰与演出情况。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第03期
下载次数(300)| 被引次数(10)
唐代
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
日语中的“音乐”一词源于中国。包括音乐在内的中日两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通过遣唐使制度,日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带回日本,促成了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医学等领域的并行生长和综合发展,为音乐艺术的本土化里程还原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唐文化空间,确立了文化形态互动转化的...
福建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2864)| 被引次数(16)
安史之乱中宫廷乐工的动向研究
《全唐诗》是清初官修的一部唐至五代诗歌总集,诗作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风俗、音乐等诸多方面。其中,涉乐诗作涉及音乐的方方面面,如乐器、乐曲、乐舞、舞容、舞饰、乐人、音乐思想、音乐审美等。本文立足于对《全唐诗》中涉乐诗作的分析和整理及其涉及的
唐代
乐人为史料基础采用了统计法、文本分析法、文献研究法...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02)| 被引次数()
浅谈汉代
唐代
舞蹈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舞蹈是艺术之母,它是所有艺术形式中产生最早的一门。但必须随着政治、经济高速发展,才会使舞蹈这门艺术得到更多的升华,中国的汉代、
唐代
舞蹈为什么能在这个时候能到高速的发展和演变,也就正是因为当时国家的制度、经济和政治非常的强盛。
《北方音乐》 2014年 第02期
下载次数(61)| 被引次数(0)
唐代
宫廷音乐管理机构制度述考
唐代
宫廷音乐管理机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堪称历代之冠。初唐时在礼部的太常寺中设置有太乐署、鼓吹署这样两个管理部门。盛唐时期在宫廷中改组扩展了教坊、梨园、掖挺局、详校所等机构,职责各有所不同。中晚唐宫廷音乐出现过宣徽院、仙韶院、乐官院等管理机构。各机构职能既有不同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古时代以来中国传...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2年 第04期
下载次数(659)| 被引次数(12)
唐教坊曲子依声填词创作手法的考证研究
唐朝是诗歌的王朝,诗歌和音乐有密切的联系,唐诗据统计当时有五万多首,其中能配合曲调且当时就可以演唱的有一万多首,在文学界之称为唐声诗。在我国文学界里有关
唐代
诗歌与音乐关系的研究曾有不少著作,但是,结合着具体音乐曲调来谈诗词与音乐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原因是
唐代
保留到今天能够确认的曲调很少。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在上个...
山西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251)| 被引次数(2)
唐代
民间音乐探析
民间音乐是音乐文化中最原始而质朴的艺术形态,
唐代
的民间音乐十分繁盛,民间音乐已是文人音乐和官方音乐的源泉,它不仅存在着潜在的音乐文化因子,还是音乐艺术的母体、守护者和最后归宿。
唐代
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向高深的纯音乐、艺术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大众的接受和传播发展。与其他音乐相比,民间音乐具有娱乐性、情趣性和灵...
《戏剧之家》 2019年 第06期
下载次数(48)| 被引次数()
共找到相关记录1153条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相关搜索:
唐代诗歌
唐代妇女
唐代小说
唐代文学
唐代历史
唐代文化
唐代佛教
唐代政治
唐代司法
唐代法律
高级检索
文献类型筛选
>> 全部 (1153)
>> 学术期刊 (884)
>> 博士论文 (26)
>> 硕士论文 (219)
>> 会议论文 (7)
>> 报纸全文 (17)
>> 科技成果 (0)
>> 中国专利 (0)
>> 中国标准 (0)
>> 国外标准 (0)
学科分类
>> 全部
>> 中国文学
>> 中国古代史
>> 考古
>> 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
>> 旅游
>> 音乐舞蹈
>> 宗教
>> 法理、法史
>>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 轻工业手工业
>> 中国语言文字
>> 建筑科学与工程
>> 中国通史
>> 体育
>> 一般服务业
>> 中等教育
>>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地理
>> 文化
>> 人物传记
更多↓